南方日報訊 (記者/曹斯 通訊員/朱穎賢 林惠芳)兩年多前,他作為當事醫生被置於“錄音門”的“暴風眼”。他曾坦言,做兒科醫生太苦,科室有年輕人“知難而退”,他也有那麼一瞬間,不堪壓力心生退意。
  他是省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副主委、省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王波。
  如今,王波仍沒日沒夜地奔忙在臨床一線。日前,談起這幾年的心路歷程,王波說,“錄音門”只是極端案例,“當醫生是很難,可病人也很不容易,要我放下他們,於心不忍。”
  兒科醫生缺口不小壓力大
  4月21日上午,筆者見到王波,他一臉疲態,不時活動酸痛的頸椎,以及有些麻木的手臂。
  前一個晚上,他通宵處理了一個重病患。同事們都說,這是他的工作常態:平均每個月有18個門診,上午出診得看到下午2點,下午出診要看到晚上7點,其它時間,病房還有一堆事等著他處理。
  中國兒科醫生緊缺是一個不爭的事實。兒科被稱為啞科,問診不易,且如今孩子都是家庭的心肝寶貝,醫生看病有時更承受巨大壓力,因此不少醫學生不願選擇兒科,即使選擇了也有不少“知難而退”。
  王波提供了一組數據:全中國的兒科醫生不到6萬,除去做科研、保健的,做臨床不到5萬,他們要負責中國3億兒童的健康,兒科醫生的缺口足足有20萬。
  不過,從業30年的王波還是堅持了下來。問及理由,他說:“當醫生是很難,可病人也很不容易,要我放下他們,於心不忍。”王波常換位思考,“在優質醫療資源如此緊缺的情況下,家長帶著孩子看病,舟車勞頓,再經過漫長的等待,非常辛苦。”
  望醫患能更好互相理解
  2011年的“錄音門”事件,將王波推向了風口浪尖。
  當年9月21日,一名患兒因患手足口病,被送到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治療。期間,患兒父親因對醫生的做法產生質疑,要求全程參與專家會診討論併進行錄音,還找院外醫生求證診療方案。
  當時接受採訪,當事醫生王波直言,詫異、憤怒、拒絕……這些情緒他都有過,但最終選擇了默許。有那麼一瞬間,他不堪壓力心生退意,可轉眼又堅持了近3年。
  “‘錄音門’等極端案例只是個案,沒有代表性,沒必要過分放大和渲染”,王波坦言,他會有時尋求心理支持並給科室的年輕醫生提供心理輔導。
  在王波的辦公室,筆者看到了不少感謝信和錦旗;患者的溫暖舉動,也常打動著王波。有一次,他看門診看到晚上7點,由於長期勞累,頸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,他不由自主地活動一下頸部和左手,“這時候,病人和家屬進來了,看到我這樣他們讓我歇會,說他們願意等。其實他們也等半天了,大家都沒吃飯,他們的體恤讓我感到欣慰。”
  在天氣變化時,王波也常接到病人的短信,提醒他帶傘或添衣;看門診看到很晚,病人也不時給他送水,雖然每回他都顧不上喝,心裡仍覺溫暖。
  “說句心裡話,當醫生累點沒關係,希望醫患間都能更好地互相理解”,王波希望病人能認識到如今中國醫療資源太稀缺,醫生不是不想幫他們,而是力量太有限,有些事力所不能及;而醫務人員要明白,極端事件不具代表性,應該繼續以為病人解除痛苦為宗旨,自己的堅持和選擇不要受到影響。  (原標題:“錄音門”只是個案 要放下病人於心不忍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j03cjprl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